莊淑旂

月子的美學

Posted on Updated on

這一篇的標題是抄襲莊淑旂博士大作的名字,懷第一胎的時候, 就託回溫哥華的爸爸幫我把書帶了回來.

 

其實剛開始的時候我也和大多數的人一樣鐵齒,覺得坐月子是老一輩的傳統想法,可是又很好奇到底中國的人智慧到底博深到什麼程度,再加上我知道健康的重要,就算最後決定不坐月子當作是充實知識也不錯!只是沒想到的是看完書的我竟然一頭栽入這傳統的身體美學,還會叮嚀身邊的朋友坐月子的重要性.

很多人覺得不可思議的是這都什麼年代了?還要照本宣科的不能洗頭,不能洗澡,不能喝水種種禁忌的做月子,一點都不科學進步。殊不知這是中國人的智慧,就像是造紙術一樣無可取代!忍一忍三十天卻換來一輩子的健康,如果換算成C/P值是絕對超值的!

先來說說為什麼要坐月子?

我們都知道在懷胎十個月裡,月經不會來訪(有來就真的很怪),而這些本來靠著每個月三到五天排出的經血淤積在體內,已經累積為數不小的毒素在子宮和血液裡(所以坊間有女士們比男士們健康長壽的論調)。而在傳統的中國醫學觀念裡,從把小孩生出來到排出胎盤,和剩下殘餘在子宮內的淤血(所謂的惡露)沒有排清的話,很容易造成日後的子宮病變,而子宮收縮和產婦的身體復原也會相對的變得很不容易。

所以生完小孩的那一各月產婦需要盡量的休息和正確的飲食方式,就是要讓身體內的毒素早日排出體外,讓身體的機能恢復到像產前一樣甚至是更好。

再者,在懷胎的十個月裡,媽媽的身體承受這和以往不同的巨大變化,凡骨骼,皮膚,脊椎,內臟也受到日益長大的胎兒壓迫,子宮也從一各拳頭大的尺寸變成可以承裝羊水,胎兒,胎盤和其他總總的XL尺寸,姑且不論內分泌和賀爾蒙的變化,這些都不是一朝一夕的可以恢復原狀的。連西醫都知道生產後要讓產婦服用子宮收縮劑和需要一定時間才能復原到產前的狀態。他們也有所謂的產後護理(postpatrum)的字眼,只是因為文化的不同而錯失產後調養,白白的失去可以讓媽媽恢復自信,美麗,健康的黃金時段!真的是很可惜。

坐過兩次月子的我常常在溫哥華遇到不止外國友人或者是華人友人驚訝的說看不出我已經生完兩個小孩,反而說我看起來像各大學生(其實還滿驕傲的),而最常聽見的抱怨是生完小孩體重不減反而和懷胎一樣的,就是因為他們生完小孩後喝冷水,和用冰枕冰敷小腹(因為熱脹冷縮的原理),想幫助產婦退去腫脹的小腹反而因此錯過了排除惡露的好時機,也因為產後新陳代謝較慢,所以喝水只會轉變成水腫不利排出,所以小腹因此多了一圈,體重也不減。

由這兩個小地方就可以看出坐月子裡的一些禁忌是有來由的,絕對不是存心和產婦媽媽過不去。而這些禁忌也就是月子裡的身體美學!你知道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