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婦
New promotion !
New Ads! New Promotion! So ready for it!=)
但這不是最後的版本,只是等不及和大家一起分享。等有最後版本後會再更新,拭目以待吧!
{轉貼}寶寶怎麼突然不喝奶?
資料出處:《媽媽寶寶雜誌》2011年01月號
更新日期:2011-03-11
記者:文/許碧純 採訪諮詢/國泰綜合醫院小兒科
寶寶從一出生,母奶或配方奶是唯一主食和營養來源,若是寶寶出現明顯不愛喝奶,或是邊喝邊玩的情形,常常會讓爸媽擔心,寶寶會不會因此營養不良?而且餵奶時間變成親子拉鋸戰,也常讓爸媽頭痛不已。為什麼寶寶突然不喝奶?是不是生病了?要怎麼改善這種情況呢?
When~寶寶厭奶期
剛出生的寶寶在第1~3個月時,喝奶量增加得很快,體重也進展得很快速,正好比俗諺所說「一眠大一吋」;不過,國泰醫院小兒科沈仲敏醫師指出,有些寶寶大約到了第4~6個月時,會逐漸對母奶或配方奶失去興趣,奶量隨之遞減,此時爸爸媽媽無須太過擔心,因為只要寶寶維持一定的生長曲線、活力也正常,表示寶寶可能正在經歷所謂的「厭奶期」。
一歲以上寶寶的厭食期
有些寶寶已經到了一歲,也會出現明顯的厭食情形,沈仲敏醫師表示,在這個時期,寶寶會對身邊的事物有濃濃的好奇心,因此會分散他吃東西的注意力,因此也常常會有邊吃邊玩或是不想吃的情形。
Why~寶寶厭奶的原因
寶寶會厭奶可能是生理性原因和病理性原因兩種,除此之外,沈仲敏醫師表示,有時寶寶正在長牙或是剛打完預防針,甚至是脹氣等造成的不適也會導致厭奶,但是這種情形通常持續幾天後就可恢復正常。
生理原因
寶寶隨著月齡逐漸成長,只是喝母奶或配方奶已經無法滿足寶寶的生理需求,沈仲敏醫師說明,4~6個月大的寶寶進入厭奶期,正是提醒爸媽應該開始搭配副食品讓寶寶補充熱量,若是寶寶厭奶的情況比較嚴重,沈仲敏醫師建議,可以從4個月大開始就讓寶寶搭配副食品,可試著先從稀釋的果汁(例如:蘋果汁、葡萄汁)開始,或是吃米精等,讓寶寶嚐試配方奶以外的食物,不過沈仲敏醫師也補充說明,如果要讓寶寶食用麥精的話,最好等到寶寶滿9個月大之後,以避免寶寶產生過敏的情形。
病理原因
若是寶寶身體不舒服,也會導致食欲不振、厭奶的情況。通常寶寶生病時,活動力會變差、會出現哭鬧難安撫、體溫過高或過低、煩躁不安等狀況,也會伴隨有其它的症狀,例如:嘔吐或腹瀉、嚴重腹脹、腸胃不適、便秘或發燒等症狀,沈仲敏醫師提醒爸媽,此時寶寶的厭奶情形就是屬於病理原因,需要進一步帶寶寶就醫診治,千萬不能輕忽。
How~輕鬆度過寶寶厭奶期
寶寶厭奶的原因和時間長短因人而異,沈仲敏醫師表示,大部分的寶寶厭奶情形其實是正常的現象,只要寶寶的生長發育一切正常即可,爸媽應該放輕鬆陪伴寶寶度過厭奶期。
1.了解寶寶成長曲線
爸媽應先了解寶寶的成長發育情形,定期帶寶寶去健兒門診,護士會測量寶寶的身高、體重、頭圍,再經過醫師詳細的問診,就可了解寶寶的發展是否符合該月齡的生長情形。若寶寶的成長曲線一切正常,爸媽就不必太憂慮寶寶此時的厭奶狀況。
2.適時添加副食品
當寶寶出生滿4個月後,腎臟、胰臟功能較成熟,可以開始處理形態不同的食物,而且對於新鮮的事物有好奇心,對副食品的接受度高,沈仲敏醫師表示,爸媽可藉由寶寶厭奶的契機開始為寶寶添加副食品。副食品的添加,以一次一樣為原則,並從少量開始,採取漸進的方式進行,先觀察寶寶是否能適應,再慢慢的增加份量與種類。
3.營造舒適的喝奶環境
寶寶厭奶的原因有一大部分導因於喝奶過程不舒服,包括外在環境的溫溼度適當與否、環境是否吵鬧、尿布是否清潔等等。因此,沈仲敏醫師建議爸媽,讓寶寶喝奶時要營造一個安靜、舒適的進食環境,才不會使寶寶因為覺得不舒服,或是四周有人走動、有吵雜聲,而打斷喝奶的情緒。
4.不要強迫餵食
寶寶若出現厭奶的情形,爸媽千萬不要勉強寶寶一定要「定時定量」,例如:「每4小時餵一次,1次要喝120c.c.」諸如此類的設定方式,因為強迫餵食只會造成寶寶的反感,沈仲敏醫師表示,爸媽可以調整為「少量多餐」的方式,讓寶寶一天攝取的總奶量與先前不要差太多即可。
小分享:我很同意以上第四點。其實小寶寶就像我們平常大人一樣,也會有覺得不想吃東西的時候,其實只要尿布量夠,活動力還保持很好,其實都可以不用太過擔心!=)
『十大母乳迷思』:勿讓母乳迷思成為哺乳殺手
『十大母乳迷思』:勿讓母乳迷思成為哺乳殺手 (文章出處:中華民國寶貝花園母乳推廣協會)
哺餵母乳,原本應是人類的本能、一種愉快的經驗,然而若干積非成是的「母乳迷思」容易誤導母親,使她們逐漸減少哺餵、甚至完全斷奶,儼然是今日的母乳殺手。目前社會大眾對於母乳存有哪些迷思?國民健康局與台灣母乳協會透過一項「母乳迷思大調查」指出,包括「六個月後就沒有營養」、「母奶寶寶難帶、黏媽媽不獨立」、「喝母奶的寶寶容易餓,不能一覺到天亮」等迷思都是今日最常見的「母乳殺手」。
在國民健康局與台灣母乳協會所公佈的母乳迷思大調查中,有75.7%的受訪者表示,最常聽聞「母奶六個月後就沒營養」,其次59%為「母奶寶寶很難帶、黏媽媽、難以獨立」,「喝母奶的寶寶容易餓,不能一覺到天亮」位居第三,佔56.4%,排名第四的是「母奶最好擠出來,才知道寶寶喝了多少」(52.6%),第五名則是「多數媽媽無法生產足夠奶水」(50.8%),而第六至第十名分別是:「餵母奶乳房會下垂」、「母奶餵不成還有配方奶」、「只要媽媽生病服藥就不可以餵奶」、「沒有脹奶就是沒有奶水」、以及「 餵母奶會很累很痛又麻煩」。諸多母乳迷思需要加以破除,而任教於台北醫學大學保健營養系的台灣母乳協會理事長陳怡君,幫大家釐清這些觀念。
母乳在六個月之後真的沒有營養了嗎?
呼應今年國際母乳週的主題-「持續哺乳」,世界衛生組織和聯合國兒童基金會(UNICEF)推薦嬰兒在出生的前六個月應純母乳哺育,接著在添加副食品的狀況下可以持續餵到2歲或2歲以上。母乳是幼兒最佳的食物,其成分會隨著寶寶的成長而改變,六個月後的母乳並非不再有養分,而是需要藉由副食品的補充使寶寶獲得所需的養分。母乳中富含的保護因子對大寶寶尤其重要,可以幫助大寶寶對抗疾病,並減緩疾病的嚴重度。由於嬰幼兒的免疫系統尚未成熟,母乳所提供的保護在六個月之後持續有助益,即使哺乳的次數大幅減少,仍可以提供保護。
母奶寶寶難帶、黏媽媽不獨立?
很多母奶寶寶的照顧者,正是以這樣的理由要求退貨,改以配方奶餵食。這個迷思凸顯出來的問題是:越來越多的上班媽媽工作同時親自哺餵母乳,然而社會提供的支援並不充足!同時在國外的諸多研究指出,在小時越能提供寶寶安全感,長大以後將越獨立;母親不需要為了重返職場而做出離乳的決定,週遭的親友應該尊重並支持母親這項明智的抉擇。
喝母奶容易餓,不能一覺到天亮?
的確,由於母乳是非常優質、容易被吸收消化的食物,因此相對於配方奶寶寶,需要較為頻繁的餵奶次數,父母親會擔心寶寶不能一覺到天亮,對於需要上班的父母尤其造成困擾。但是,如果母親能夠學習躺餵的技巧,半夜寶寶需要喝奶時,只要輕輕攬住寶寶,讓寶寶吸吮乳房,通常就可以很快的入睡,甚至全家沒有任何一個人需要起床來安撫寶寶,相對於所謂「用腳指泡奶粉」-用腳指喚醒另一半起床泡奶粉,是不是輕鬆愉快得多呢?
母奶一定要擠出來,才知道寶寶喝多少?
事實上,藉由直接吸吮,寶寶所得到的奶水比擠出來的多更多。把奶水擠出來,只能知道母親「擠得出」多少奶水,不能讓我們知道寶寶到底喝了多少。而且,擠奶這樣的行為很可能會讓母親的心情受到奶量高高低低的數值所影響,造成母親的壓力;由於身體分泌的乳汁會與寶寶需求達到平衡的供需量,一旦在「擔心擠出的奶水不夠」的壓力驅使下,做出「添加配方奶」的決定,可能會因為逐漸減少寶寶直接吸吮的量,使得奶水分泌越來越少。如果是擔心寶寶沒有吃飽,其實可以藉由其他方式觀察,例如:寶寶喝奶時是否有吞嚥的聲音、一天尿濕(換尿布)的次數是否正常、體重是否增加等,這些都是比擠出的奶量更有效的指標。
多數媽媽無法生產足夠奶水?
一個母親所生產的乳汁比寶寶所需要的還要多,生產過量的奶水是常見的,而且,每一個媽媽都有辦法餵養雙胞胎。奶水的分泌非常神奇,只要寶寶喝奶的姿勢正確,吸吮越多,身體會得到需要更多奶水的訊息,自動分泌更多的奶水。即便母親已經開始使用配方奶,只要有堅定的決心,逐步增加哺乳的次數、逐漸減少配方奶的用量,如此,再以全母奶哺餵寶寶是絕對有可能的。
後記:我是兩個小孩全親餵各一年的媽媽,從來沒有擠奶用奶瓶餵奶,也從來不覺得應該要把奶擠出來讓別人享受餵奶的感覺,因為這是媽媽的工作,爸爸都做不到的事,實在很難說服我。也從來都不知道我的寶貝們喝多少,每當有媽媽們在分享cc數的時候,我只能愣在一邊。不過就算我個兒小胸部也小都不會有人懷疑我的奶營養不夠,因為我的兩個小孩都長的很肉!基本上,我是奉行讓小孩吃飽就睡,睡飽就吃的媽媽。能吃飽就睡是多麼奢侈的事,還不趁小孩可以享受的時候讓他享受一下?=)
以上。
Farewell,腰酸背痛.
養腰康
誰可以養腰?
不只做月子的產婦可以養腰,男女都適用,只是份量有所不同。
杜仲能?
杜仲含有豐富的膠質,自古以來就被視為治療保養腰背的良藥。本草綱目記載杜仲可以幫助補肝腎,強筋骨,治腰酸背痛,失眠,改善頭暈等症狀。
該怎麼實用?
產後從第二各星期開始食用,三猜按後各一次,每次5-10顆。若是常腰酸背痛的媽媽可以一是食用10顆,看恢復情況改變數量。
吃多久?
產後最好可以吃到月子結束,平常就當日常保養食用即可。
好好吃杜仲保養的話很快就可以和腰背上的檸檬說掰掰嚕!
風車藥浴包
還在為做月子時不能洗澡洗頭而煩惱嗎?
為了避免日後偏頭痛,關節酸疼,老一輩的人總是叮嚀在做月子時不要淋浴,要以擦澡代替,且得用平水(燒開的水)代替。藥浴包剛好提供除了米酒薑片擦澡以及洗頭的解決方式。
藥浴包的效果
幫助袪寒,去風除濕,消除疲勞。而且味道清香還有幫助肌膚柔滑的功能。
孕期可以泡腳舒緩足部水腫,月子期間可以幫助袪寒,平時日常保養以及男女老少皆可適用。
保存方式
置放在風乾陰涼處避免潮濕即可。
使用方式
建議用煮沸過的熱水浸泡10分鐘即可,避免浸泡時間太長水溫降低。
小Tips
當嬰幼兒有疑似受驚的不安穩睡眠狀況發生時,也可以使用此藥草包沐浴。裡面含有的艾草成份有鎮定神經的效果喔!
孕媽咪養生茶包
孕媽咪養生茶包
讓懷孕媽咪的營養也可以輕鬆續杯,懷孕期的最佳禮品
結合中醫及西醫營養學,可以幫助孕期健康維持,讓孕媽咪神清氣爽,是最天然的活力熱飲,沖泡快速,營養不打折。
成分:黃耆、熟地黃、當歸…等
份量:15包;每包10公克
使用方法:每包250c.c.熱水沖泡三分鐘,即可飲用,每日一包。
使用對象:懷孕三個月以上孕婦,素食可食用。
養生茶包可以幫助舒緩孕期的不適感,幫助排便順暢,舒緩水腫,幫助入睡,還有孕期的營養補充!家人也可以一起飲用,不是只有孕媽咪可以喝,若是有沒有喝完的,也可以等生產後60日後再沖泡飲用,增加身體的抵抗力。小建議:初期可以泡淡一點飲用。
個人感想:
我懷孕的時候也有喝這味,感覺味道很溫和,喝了很舒服。是咖啡或者是茶最好的代替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