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categorized
會員分享:堅持完全哺乳的媽咪 ——專訪會員王舒貞
堅持完全哺乳的媽咪
——專訪會員王舒貞
擔任板橋地方法院少年保護官的王舒貞,最常接觸的就是十二到十八歲行為偏差的少年,當談到這些孩子時,可以在舒貞的言語中感受到平和與包容,在她的眼裡,這些家庭失溫的少年只是缺乏諮詢求助的對象,而她的工作就是盡其所能地提供另一種解讀世界的想法,讓他們找到自己的方向。這種職場上的韌性與耐力,在舒貞初為人母,而且堅持完全哺乳時展現無遺。
完全母乳,其餘免談
因為深信母乳對寶寶最好,所以生產前和風車郭醫師溝通時,就特別要求在飲食上加強哺乳的部分,產後果然不負舒貞期望,「我完全沒有母乳不足的問題,看到其它產婦經常沒有奶水,我還可以有多餘的乳汁存放冰箱,相信這和風車的月子餐有很大的關係。」舒貞表示,初期因為對哺乳的資訊不足,所以都採用瓶餵的方式來取代直接哺乳,當她事後得知間接哺乳容易減少乳汁分泌,甚至可能造成退奶時,更讓她相信月子餐是她哺乳成功的重要因素,也因為如此,她原本打算只餵六個月,現在計劃等寶寶一歲時再考慮斷奶。
成功哺乳要素——勤擠奶
另一個成功哺乳,而且可以減少脹奶問題的要素,就是勤擠奶。提到這一點,就不得不令人佩服舒貞的毅力。「我自己控制擠奶時間,大約每5個小時就擠一次奶,即使是半夜也不會偷懶。」回到職場後,舒貞也不曾中斷擠奶的動作,到現在兒子詠善已近十一個月大,她還是持續白天擠奶三次(早上八點左右、中午休息、下午五點),晚上回家親自哺乳。而為了乳汁充足,她每天早上一定喝一杯500㏄的豆漿及一杯500㏄的五穀奶,中午飯後再一杯500㏄的現打果汁。由於透過乳汁感受到媽媽濃濃的愛意,詠善已是近十二公斤的健康小子,目前正努力學習攀物行走,精神十足。
坐月子改善過敏症狀
在整個坐月子過程中,除了哺乳外,舒貞原有的鼻子過敏症狀也有明顯改善,這也是當初在月子餐中調理重點之一。「懷孕前一遇到氣候變化,或是溫度濕度改變,我的鼻子會有非常嚴重的過敏症狀,經過月子餐的調理,在產後的二個月完全沒有過敏現象,上班後因為環境的關係,鼻子又開始過敏,不過已經比之前好多了。」舒貞同時也認為綁腹帶對身材恢復很有幫助,為此,她先生還向風車媽媽請教,每天幫她綁腹帶。不僅如此,他還到風車請教坐月子的擦澡方法,只希望妻子在坐月子過程中更加舒適,談到這新好男人的老公,從電話的彼端都可以感受到舒貞的笑意。
養生秘訣——原味
舒貞由於懷孕時有妊娠糖尿的現象,所以依醫師建議飲食力求清淡,再加上風車的月子餐也是強調原味烹煮,讓舒貞更加習慣不加調味的飲食,也從此讓她和先生都愛上了食物的原味。舒貞不僅在家料理時,多採用清蒸及水煮的方式烹調,堅持不另加調味料及鹽巴,就算是外食,也會要求不要添加味精及鹽,即使是水煮青菜也不加任何調味。舒貞認為,這樣的原汁原味是十分甘甜美味的,而且讓身體感覺很舒服。舒貞對飲食的要求,和郭醫師、莊醫師一向主張的飲食觀念不謀而合,許多上班族常會因為外食而大打折扣,看到舒貞的例子,相信值得讓外食族學習,進而對健康飲食有另一番堅持與省思。
新好男人,做一個太太坐月子的好幫手!
新好男人,做一個太太坐月子的好幫手!
生產坐月子,不只是女性健康的重要時刻,更是男性參與家庭成長的重要契機,當一個新好男人,在太太產後最虛弱的時刻,更要積極協助,做一個最貼心的好幫手。
家務好幫手
身為家中的男主人,不論是不是平時就會分擔家務的新好男人,在太太產後坐月子時,都應該多多關心與協助家務事。例如幫忙熱月子餐,安排並招待拜訪的客人,尤其是雙方父母及家人的探訪,都要以讓產婦好好休息,不需起床招待為前提。關於父母對坐月子、育兒及家務的建議也要承接處理,不要讓產婦因長輩公婆的建議而思慮過多,造成產婦心理的壓力,也就會影響調理的品質。
當然,對於家中大小事,也要比以往更加關心,雖然只有短短的一個月,但是家中的瑣事也不少,特別是沒有長輩幫忙的小家庭,先生的協助與分擔就更加重要了,所以,先生能夠當個家務好幫手,也將會是太太產後調理的大功臣。
育兒好幫手
如果不是第一個孩子,新生兒的誕生對於較大孩子而言,大人的關注被分享,需要時間做心理上的調適,尤其是在產婦需要好好休息的月子期間,陪伴較大孩子,安撫孩子的心情,爸爸們當然責無旁貸。如果是新手父母,對於新生兒照顧的興奮小心或經驗不足,都需要夫妻互相加油支持。在產婦坐月子期間,幫忙照顧寶寶,哄睡、換尿布,都能減輕產婦的勞累,多一分休息,就多一分健康。
心情好幫手
因為生產的耗損,身體上的疲憊,也同時會讓產婦心情煩燥不安,當產婦的情緒無法抒解,發脾氣時,做為另一半千萬要記住,坐月子的人最大,不要和她爭辯,要多容忍,畢竟太太坐好月子,也是先生的福氣。當然,產婦們也要學著包容與鼓勵先生的參與和協助,不管是家務或育兒,適時的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是必要的,要記住,好好的吃和睡是產婦坐月子時的第一要務,其它的就不要太計較了。
新好男人
我接觸過數以百計的產婦,經常會聽到不少關於先生的體貼與協助,從產前尋找適合的月子中心或月子餐,到產後協助綁腹帶、燉湯藥、熱餐等全程參與的新好男人不在少數,這是令人高興的。我發現,就算是白天要上班,在有限的時間內,只要讓太太感受到先生的關愛,一句簡單詢問與叮嚀,對於月子的調理的助益是無法計量的,我常強調,心情愉快對坐月子和哺乳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而親密的另一半就是最佳的好幫手。
6月是慶祝爸爸辛苦的月份,不過我們如果反向思考,當一個現代爸爸,多一些時間投入家庭,拉近夫妻、親子的關係,家人之間緊緊相繫,一起慶祝父親節的喜悅一定更多。從太太坐月子開始起步,陪她走過這個健康的關鍵期,陪寶貝孩子一起成長,新好男人,不缺席。
有關小產調養
【莫忽視小產後的身體調養】 風車生活 郭純育醫師
產後坐月子的重要性,隨著新生命的降臨,也同時獲得大多數人的重視,就算是再不注重月子調理的人,也會有至少一個月的休息。相較之下,對不幸未能等孩子足月,就自然流產,或是因個人因素必須施行人工流產的孕婦而言,小產後的調養休息,也因為腹中生命的消失,而被徹底忽略了。
從心態上來看小產被忽視的原因,有人是因為意外懷孕,不得以採用人工流產的方式處理,原本就視腹中的生命是一個額外的困擾,通常在懷孕初期就會施行手術,也不會因此打亂生活,更不用說特別調養,這一類的例子,在每年假期後的墮胎潮中可說是不勝枚舉。也有不少人為了孕育下一代費盡心力,一旦懷有生孕的喜悅隨著小產流逝,心理上的衝擊、難過不僅影響著身體健康,也會讓人忽視小產後的休息與調養,此外,不知道小產也需要像月子一樣調理的人更是不在少數。
其實小產後身體調養的重要性不亞於坐月子,尤其是日後還有受孕打算的女性更是不該忽視這個問題。早在明代即有名醫拿果實的採收來比喻坐月子和小產的差別,瓜熟蒂落是自然的現象,但是在果實尚未成熟之前就進行摘採的動作,難免會折損根蒂,就像腹中的生命到達一定的成熟度,自然就會傳達即將誕生的訊息,
而小產就如同生採的青果,定會對母體造成不小的傷害,這也是小產後更需調理的原因。
和坐月子一樣,小產後的調養也應遵從月子裡的禁忌,如不吃冰冷的食物、避免吹風受涼、充分休息、不拿 重物、不作劇烈運動、禁房事等,一般而言,早期流產者應禁守7-10天,五個月以上小產都要禁守15-21天, 目前公務人員有三月內小產有14天假,七月內有28天假,部分企業也跟進,顯現女性健康逐漸受到更周密的重視。
除了生活方面的禁忌,當然坐月子的補品如生化湯、養肝茶、養腰康等也都是必須服用的,子宮的復原從外在生活的中得到休息,也必須要從內在將小產過程中所受到的傷害獲得修復,尤其是以刮除方式進行墮胎手術者,更要仔細保養,以免造成不孕,即使日後不會有懷孕的打算,也要注意,才不會留下如經期不順、易
有婦科疾病等後遺症。
小產後有懷孕計劃的女性朋友,千萬不要太過急躁,為了提供給寶寶優質的優質環境,要讓子宮休息兩三個月再懷孕,尤其是已懷孕到四、五月才流產的婦女,最好間隔半年以上才懷孕,因為子宮需要更多時間來復原,也可降低再次流產的機率。孕育下一代是女性的專屬權利,也因此賦予重塑身體及調整不良體質的機會,而小產就像是未能到達終點的意外,絕對不能掉以輕心,因為如果調養得當,就如同獲得一次健康的轉機,若是未能及時讓子宮恢復,無異為將來的健康種下不定的因子,所以,千萬要重視小產後的調養,因為這關係著未來的受孕和健康。
最新更新 坐月子Q&A
Q1我第一胎是吃風車月子餐,效果不錯,明年2月生完第二胎後我不打算再生了,所以想延長調理,除了訂購風車月子外送餐還有什麼建議嗎?
A:
一般坐月子自然產30天或剖腹產40天,如果訂購風車月子外送餐,風車會根據妳所反應的狀況和需求適度調整餐點,基本上是不需要再做其它的加強,但若是妳想要延長調理的時間(不只30天),有二個建議方案: 1. 即使是自然產,也是可以訂滿40天的外送餐,效果更加強。 2. 喝藥膳延長調理:不論是哪一種產別,都可以在吃完30~40天外送餐後,購買風車產後第三、四週藥膳包,自己烹煮,再延長調理二週(約20天)。 以上2種方式適用於月經來之前,特別是完全哺乳、需馬上回到職場或想加強調理的產婦,可以先採用1方案後再以2方案補強,調理滿60天。
Q3住國外米酒和米酒水取得有困難,可否以啤酒或白葡萄酒或紅葡萄酒取代米酒?是否仍需要3瓶煮成1瓶?
Sept 15 媽媽教室/月子餐試吃
在9月15日的早上10點半我們舉行了一場媽媽教室,也是我們第一場月子餐試吃!
在求好心切的心情驅使之下,到了最後一分鐘我都還在構思該如何Present,還好,最後也是圓滿結束。
希望到場的爸爸媽媽們在我的解說下都已經充分的瞭解坐月子的重要和訣竅,也很謝謝在場的媽媽們分享她們的經驗。
當了媽媽後發現這些媽媽經都是不可多得的珍貴經驗分享,光是分享我一人份的真的顯得很不足,很開心聽到別的媽媽分享有關懷孕,分娩,和育嬰的心得。
說到分娩,這世上不會有一模一樣的分娩過程,這也就是為什麼每一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至少我自己是這樣想的)。
而育嬰嘛~則是邊做邊學,請所有的新手媽媽都不用擔心,因為只要妳愛妳的寶貝,不管你是多麼的新手,妳依然是寶貝眼裡最棒的媽媽!=)
接下來分享一些照片。(喔對了!之後會再另寫一篇有關月子餐的文~)
蓄勢待發囉~ All Stand BY! 遠方是 麻油麵線 和 香薑麻油芝麻炒飯
是日甜品 黑糖酒釀湯圓 酒釀要最後放會更美味喔!PS湯圓是我自己做的喔~
照片在這裡同步發行
And of course, 謝謝提供場地和相片紀錄的 anvuela + mini studio
Lucky Draw!
終於我們決定提早抽出在台灣文化節的幸運抽獎得獎者,因為實在是沒有必須要等到最後一天再抽的理由,不是嗎?=)
所以就在今天下午兩點鐘,在我的小小工作室裡抽出得獎者名單。
三獎:滋補飲或孕媽咪養生茶包 一盒
Sophy Chao,Iris Lan,Mandy Lau
二獎:杜仲一罐或月康三階段調理一組
Kelly Chang,Fiona Zhen
一獎: Anvuela + mini studio Free family photo session + $50 Credit
Nikki Hang
特獎:風車生活加拿大$100購物金
David Sun
恭喜得獎者,也請儘快與我們聯繫喔!!=)
謝謝大家的熱情參與才能讓這次的活動圓滿結束。
Many Thanks!
Postpartum Doula in Training
兩個星期前我去上了一門課,Postpartum Doula, 產後導樂。由於這和我的工作背景很相似,都是以照顧產後媽媽為主。除了可以增加一門知識外,還可以更清楚的瞭解如何照護產後的媽媽們和陪伴她們。(陪伴是很重要的一環)
在Doula的世界裡,有兩種不同的領域,一是Birth Doula,另一個就是Postpartum Doula。曾經看過一個Doula在他的Website寫到有關這兩個工作領域可以為媽媽們帶來的好處,產前Doula不外乎就是在有一位有經驗的人可以產前陪伴媽媽,也可以陪生產之類的,而產後Doula帶給媽媽的好處卻是無止盡的。沒有生過小孩的人,或家裡沒有小孩的家庭很難理解當一個新生命降臨的時候,媽媽可能遇到的問題是林林總總,不勝枚舉,卻很少有人認真的想過為什麼媽媽需要幫忙,因為大部份的人都覺得媽媽是天性,卻沒有想到媽媽也是第一次面對新生兒,就算是已經是第二胎,第三胎也是第一次面臨這樣的情形?當然,有些人會說家裡有長輩可以幫忙照護,但長輩畢竟是長輩,先別說育兒觀念的不同可能會帶來多少的紛爭,還有照護新生兒對體力的消耗也是很大的負荷。這時候如果有一個經驗豐富,站在中間當潤滑劑,可以提供客觀的看法和最新的資訊來源,不是更好嗎?這就是Postpartum Doula存在的意義,以媽媽的心理身理照護為最前提,媽媽累的時候可以幫忙照顧寶寶,提供母乳餵養的訊息,建議或者調理富營養的飲食給媽媽,甚至可以做些輕便的家務(當然,這是看每個Doula的選擇)。
上課的時候幾乎都是白人,只有另一位實習護士(小姑娘來著)和我一樣是華裔台灣人(真巧)。大家的背景也都不同,有生了小孩的,有已經在Doula界裡打滾幾了年又休息了幾年,才決定再重新進入,有當Birth Doula很有經驗的也想瞭解產後導樂的。上課的氛圍很輕鬆卻富有知識性,我們的兩位講師也是經驗相當豐富的。其中讓我很驚訝的是她們給我們的指引中不建議產後媽媽做的事有一條是:Don’t Be A SuperMom, Rest please.我總是以為白人根本不在乎產後調理和休息生養,卻沒想到兩位講師和整個Doula界都認為產後媽媽都應該好好休息,而不是當一個超級媽媽。當講師聽到我們的傳統做月子是希望媽媽利用這30~40天的時間好好調養,盡量不要出門(以免舟車勞頓消耗體力)的時候,大大的同意我們的傳統才是對產後媽媽最好的指引,我真的覺得文化的衝擊也許不是像想像中那麼的大,也給了我很大的信心和鼓勵!
一個家庭的健全和一位母親的健康真的息息相關。在這月子期間,當然心理方面的照護也不能少,除了家人的關心,對於餵養寶寶和做月子的原則方向如果能夠一致,當然對於母體的恢復就會有很顯著的幫助。從事這個產後導樂Postpartum Doula的工作說簡單也不簡單,說難卻也不是難,重點是如何讓產後媽媽感到安心,把握機會改善體質,成功母乳餵養,和親切溫暖的陪伴。在拿到正式的執照前,我就要進入實習期,恩,是說,很歡迎有志工家庭願意提供這個機會給我!=)
附上一張和講師的照片。
Doula Organization
CAPPA Canada
Anniversary Celebration!
風車生活登陸加拿大已經一年嚕!我們決定和可愛的媽媽們分享這份喜悅,凡購買風車生活產品達$150 以上,即可享受全加拿大免運費。還有,只要訂購DIY30日滋養調理組請從中選擇一項產品作為Bonus Gift, 孕媽咪養生茶包,滋補飲和風車藥浴包。若需要加購產後第一方,產後補養包, 月康系列或杜仲補養品也可享有8折優惠喔!機會難得,要買要快!也歡迎團購喔!
We are turning one-year-old in March. And this means we can have some celebrations, Hooray!
Therefore, we decided to give back to our valued customers and thrilled to announce the latest promotion as {Free Shipping} on any order over $150 within Canada*! Plus, you can choose one from following as a bonus gift. They are Prenatal Tea, Replenishing Herbal Tea, and Cleansing Herbal Pack along with 30 Days DIY combo purchased. In addition, enjoy 20% off on Herbal Lactation Drink, The First Drink, Monthly Herbal Tea series and Eucommia Supplement! Hurry Up, Don’t miss the chance! =) GroupBuy is welcomed!
媽媽包(待產包)
生產的時候一起帶到醫院去的媽媽包應該要有些什麼東西?
依照我自己的經驗,列出了一些項目可供媽媽們參考。
媽媽可換穿的寬鬆舒適的衣物。
在溫哥華,剖腹產要住院三天,自然產要至少留醫24小時。天冷可多帶些襪子,帽子等加強保暖的衣物。天熱的時候我還是建議穿薄的長褲,外帶一件薄外套,剛生產完得媽媽元氣大傷,尤其實在溫哥華,沒太陽就冷的要命,最好還是不要太鐵齒。做月子就感冒對身體的復原可是非常不好的。像我自己就會帶有帽的外套,身體特別容易感到冷的部位,我也會加強保暖。像我的肩膀脖子和腳踝特別怕冷,就會多帶圍巾和長褲。以此類推。還可以帶哺乳內衣,哺乳穿的衣物。有帶隱形眼鏡的媽媽記得帶有框眼鏡,我生大小姐的時候不知道要拖隱形眼鏡,所以緊急開刀時被要求換掉眼鏡,卻苦無眼鏡可戴。所以大小姐剛出生的時候,我那超級大散光的雙眼可是看不清她的長相的,相當飲恨阿!
新生兒的衣物。
在溫哥華的醫院通常都有替初生兒準備的寶寶衣物,只是舒適感差一點,其實如果不介意,帶一兩套備用就可以。畢竟新生兒寶寶都被包的緊緊的像各粽子,如果真擔心天氣突然轉涼,也可使用的Receving Blanket來擋風。Receving Blanket顧名思義是拿來包小孩的,我都會多放一條在車上。還有嬰兒剛出生的時候軟軟小小的很難穿外套之類的厚重衣物,在離開建築物或者車廂怕被冷風吹到的時候,我也會拿Receving Blanket把小孩全部包蓋住。
衛生用品。
在溫哥華,媽媽用的衛生棉,寶寶的尿布醫院都有無限提供,不過卻沒有包含溼紙巾。所以可以帶一小包備用。我生小孩的BC Women Hospital裡的護士還告訴我在我房內所剩下沒用完得也請帶回家,因為不會給下一個媽媽使用,基於衛生考量。而被允許帶走的還包括鋪在床上的防溼墊(狗狗專用的Training pad)到現在還在我家。小孩長大訓練夜間不包尿布時就拿來墊在床單和床墊中間,這樣就不會把床墊弄溼了。雖然我覺得這樣好像很貪婪也滿不好意思的,像那種被人家唾棄的專拿免費品的大娘,但是護士長叫我帶走,我很難拒絕她,尤其他說會全部銷毀就覺得對不起地球,未免浪費我就作一次貪婪的人妻吧。
其他物品。
可以順便攜帶妊娠霜或者平日用慣的乳液,牙刷牙膏。當然還有產後腹帶也要記得帶。
最重要的是嬰兒安全汽座。在溫哥華沒有此項物品,你別想帶你的小孩離開醫院。既然要回家,當然要開心安全的回家,是吧?! =)
大致上就是這樣嚕!祝大家生產順利!